水 運
【水上運輸工作概況】 2010年,全市水上運輸取得新成績。一是船舶噸位突破百萬載重噸。至年底,全市擁有省際貨物運輸船舶650余艘,載重噸增加到110萬噸,是“十一五”初期33.5萬載重噸的兩倍之多,單船噸位多在1000噸以上,大部分船舶單船噸位達到幾千噸、上萬噸。全年,完成貨運量873.7萬噸,比上年增長12%;完成貨物周轉量71.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6%。二是船型標準化推進工作進展順利。全市自2009年推廣標準化船舶以來,新建標準化船舶100余艘,在建標準化船舶40余艘,標準化船舶數量和噸位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加強航運企業管理,實現多元化經營。2010年,全市航運企業由過去的五家集體公司發展到現在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并存、充滿活力的企業38家。企業在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及市場競爭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四是以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省際運輸船舶管理工作,實現服務與管理雙豐收。依托航運協會船東委員會與移動公司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及時向每艘船舶、每位船員發送船舶年審、IC卡辦理、船員考試、抗洪搶險等物資保障運輸、航道適時暢通、短時天氣變化、新的政策法規等信息,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船員在生產、經營、運輸中所需要的信息。五是加強水上安全監管。進一步完善水上交通安全承包機制,層層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對轄區內的水上交通安全實行分片包干制度,確保監管工作橫到邊、豎到底、全面覆蓋。六是著力抓好水上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在學校、庫區、山村、渡口等地開展安全警示教育片的巡回放映,在市區學校開展安全課堂并向同學們發放印有水上安全知識的筆記本、課程表、圓珠筆、水杯等宣傳品,向庫區群眾和船員發放印有宣傳標語的工作服裝等,營造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宣傳氛圍,為安全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源頭保障。七是充分做好汛期防汛救災準備工作。建立并完善了防汛救災應急機制,購置救援物資,組建救援隊伍,達到應急響應快速、處置有力的要求。加強汛期期間惡劣天氣情況下庫區、渡口安全航行預警發布,并結合實際情況,在主流媒體發布封航公告,實施階段性封航,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八是加強水上交通安全應急救援演練。聯合水庫管理部門、旅游公司、航運企業等部門,舉行水上交通安全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增強救援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樂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