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污染防治】 2010年,市環保局圍繞污染物總量減排制定詳細污染減排方案,積極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累計完成COD(即化學需氧量)凈減排量0.635萬噸,SO2 (二氧化硫)凈減排量0.55萬噸。COD(即化學需氧量)已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的138%,SO2 (二氧化硫)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的364.1%。兩項主要污染物均提前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給駐市的減排目標。(孫 明)
【環境管理】 2010年,全市進一步加大環境管理。
一、加大飲用水源綜合整治力度。組織市縣環境監察人員對板橋水庫保護區進行認真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二級保護區內的6家非法采砂廠依法實施關閉。按照《飲用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規范要求》,在板橋水庫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內設置5個宣傳牌、4個警示牌和73個界樁。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界牌、界樁的設置工作全部完成。制定并印發《駐馬店市飲用水源地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和《駐馬店市飲用水源地板橋水庫水質保護達標工作方案》,制訂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為切實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群眾飲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環境計劃與生態保護工作全面提高。一是完成中央和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010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兩個(泌陽縣四合村、遂平縣東營村),按批復的實施方案有序進行,已全部完工,等待驗收。二是建立落實“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機制。印發《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駐政〔2010〕45號),明確全市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以獎促治”、“以獎代補”長效機制,落實2009年度“以獎代補”資金78.5萬元。三是完成省級生態村、生態鄉鎮創建任務。14個省級生態村、4個生態鄉鎮與27個市級生態村創建任務已超額完成。四是完成了駐馬店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分方案,現已印發執行。五是按照目標要求,完成了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
三、全面完成環境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完成了5個市控地表水水質自動站、9個縣級空氣自動站和1個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站的建設任務,并全部通過省廳驗收,完成市區2個空氣自動站的改造工作。市重點污染源監控平臺現已與省廳和全市各個重點排污企業聯網,24家《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單點基站建設合同》全部簽訂完畢已上報省廳。截止6月底,全市基站升級、更新、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按要求完成了平臺建設任務。
四、強化皮毛皮革加工行業綜合整治。按照省廳制定印發的《河南省皮毛皮革行業水污染治理技術規范》,組織指導新蔡縣新達皮革有限公司對其治污工藝和設施進行了改造完善,現已完成驗收。
五、開展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治理。在年初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將《駐馬店市2010-2015年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規劃》列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年度環保責任目標。該規劃已編制完成并上報省環保廳。污泥處理處置示范工程建設單位為駐馬店市污水處理廠,編制了污泥處理處置方案,處置工程已開工。
六、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規劃項目全面完成。全市列入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規劃的14個項目,現已完成12個。另外2個項目已在建設中,天方藥業化學原料藥高濃度廢水深度治理項目工程建設已完成,年底前可完成驗收。市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項目已開工建設。 (孫 明)
【環境監督管理】 2010年,全市環境質量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洪河新蔡班臺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到326天(省定目標是全年300天以上),優良率達91.8%,環境質量目標圓滿完成。
一、環保執法監督扎實有效。一是以環境法制建設為出發點,嚴格執法懲罰。將落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作為轉變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重要手段,通過下基層走訪調研、邀請市人大、政協有關領導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全年承辦并圓滿答復人大、政協提案、議案8件。重拳出擊,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查處。對一般違法行為,實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懲罰前實行先期整改。全年,全市共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案件60多起,實施行政懲罰32家,限期整改22家,關閉取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4家,限期治理1家,責令搬遷1家。二是以行政權力網上公開為重點,推進政務公開。編制內部及外部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加快推進《駐馬店市環境保護局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運行辦理規定》、《駐馬店市環境保護局行政權力網上監察內部辦理規定》等配套制度建設,總結完善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各個環節的工作。把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在網站上及時公布。
二、處突應急能力建設日趨完善。為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各類突發性環境安全事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性環境安全事件可能帶來的各種危害,全市制定了突發性環境安全處置預案,并加強了突發性環境安全事故應急監察、監測、輻射管理以及處置能力建設。全市未發生一起環境安全事故。 (孫 明)
【環境宣傳教育】 2010年,全市加大環境宣傳教育力度。一是在“6·5”世界環境日期間,采取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國家、省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二是抓《行風熱線》欄目宣傳。市環保局領導分期輪流上駐馬店人民廣播電臺《行風熱線》欄目,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宣傳全市的環保工作,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通過有效的溝通,環保工作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抓“環境大接訪”活動宣傳!碍h境大接訪”活動圍繞“關注民生、維護群眾環境權益,改善民生、促進環境質量提高”主線,利用每周六、周日設置環境保護受理投訴臺,認真聽取群眾呼聲,耐心解答群眾咨詢、悉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同時受理群眾舉報、立案查處污染投訴;顒悠陂g,市、縣(區)共受理“環境大接訪”投訴130多起,對群眾反映較大的環境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做到化解矛盾不出市、縣,處理結果讓群眾滿意。
【環保信訪工作】 2010年,全市環保信訪工作成效顯著。一是認真調查處理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全年受理省廳交辦環境信訪件4件,受理民意快線、市長熱線31件,全部處理完畢。二是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污染糾紛案件。接待來訪群眾23人次,協調處理污染糾紛5起。三是重大節日、重大會議期間重視環境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及時對縣區局安排部署,沒有出現越級上訪現象,維護了社會穩定。 (孫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