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
【城鄉建設概況】 2010年,全市以加快城鎮化進程為主線,以“三區兩縣一體化”和“四城聯創”為依托,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大全市城鄉建設和管理的力度。全市實現城建基礎設施投資63億元,較上年增長22.1%,其中市中心城區簽約市政項目資金38億元,較上年增長46.2%;完成投資21億元,是上年的3.7倍;實現建筑業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32.5%。中心城區建成區達到60平方公里,較上年增加10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2%,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衡金全 邱 方)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2010年,全市各縣區以拓展城鎮規模、提升對外形象為目標,實施一大批市政道路、排水和大型園林綠化項目,城鎮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市中心城區多渠道融資20多億元,圍繞“一環、二場、三河、十五條路”等重點市政項目建設,實施重點工程項目32項,汝河大道、洪河大道、銅山大道、中原大道、練江河截污等涉及環城景觀路、河道治理、市政道路建設項目按計劃完工,中華路西段、工業二路、練江路西段等續建工程全部竣工。(衡金全 邱 方)
【征地拆遷工作】 2010年,市中心城區拆遷工作認真執行國家、省有關政策規定,切實加強征地拆遷管理,落實補償安置政策,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特別是堅持實行征地拆遷周例會制度,部門和區領導分包項目,城建部門抽調專業技術骨干上路監督協助,各區、街道辦事處協調配合解決拆遷難題,加快拆遷征地進度,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在工作中堅持公開、公正,充分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陽光拆遷、和諧拆遷。全年,市中心城區完成征地4200多畝,拆遷房屋面積32萬平方米,涉及2400多戶,兌現補償資金近3億元,是上年的1.7倍。
(邱 方)
【城市公用事業】 2010年,全市新建一大批公廁、垃圾中轉站、污水垃圾處理和排水、照明設施,新鋪設排水管網550多公里、天然氣管道800多公里,并積極指導水電氣暖等公用行業安全文明生產,確保供水、供氣、供熱等企業正常運營,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自來水、天然氣充足供應,夏秋期間安全度汛。積極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權的市場化運作,市中心城區145萬平方米道路的清掃保潔權進行公開招標,并于2011年1月1日交由專業清掃保潔企業承擔,解決了人員、設備和管理不到位的難題。市、縣城區公用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都上了一個新臺階。(邱 方)
【建筑業發展】 2010年,全市認真開展“建筑市場規范年”活動,加強建筑工程設計、招投標、質量、安全工作的監管。全年對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集中開展4次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查處事故隱患950項,受監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和受監工程合格率均達96%以上!敖麑崱惫ぷ魅〉眯逻M展,汝南梁祝鎮成為全省首批23個“禁實”鄉鎮之一,汝南縣三門閘辦事處、正陽縣呂河鄉也順利通過了“禁實”驗收。大力推廣使用建筑節能新產品,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新型墻材企業達到214家,較上年增加上百家,產能達到22.3億標磚,全市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全市2010年投標承包房屋工程建筑面積約850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37.3%,建筑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市創省“中州杯”工程4項,省優質結構工程5項。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故。(高亞輝 李仿梅)
【城市管理】 2010年,全市不斷加強城市管理的力度。一是以城市創建活動和城市精細化檢查評比為契機,堅持開展一系列城區衛生、市容市貌、違章建筑、戶外廣告等專項整治,其中市中心城區治理占道經營、馬路市場2萬多起,拆除違章建筑、燈箱匾牌1300多處,推動城市管理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二是加大環衛管理工作力度,市、縣區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積極完善《考評方案》、《包路責任制》等相關規定,明確工作標準及完成時限,把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公廁管理、中轉站衛生、環衛監察執法等納入質量考評體系,提高環境衛生管理效果。三是加強市政設施的監管,劃定區域,責任到人,提高巡查覆蓋密度和維護效率。市中心城區維修路面4.9萬平方米,升級改造人行道2萬平方米,市政設施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四是抓好燈光照明和燈飾的管理,對沿街單位和商戶門前輪廓燈、射燈和牌匾進行檢查,開展沿街門店霓虹燈匾牌字體殘缺專項整治,推動市區明亮工程有效開展,美化了城市環境。(衡金全 邱 方)
【園林綠化建設】 2010年,全市新建和改造公園、廣場30多座,新建街頭游園50多座,市政道路隨修建隨綠化,共新增綠地面積1700多公頃,城區生態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市中心城區實施各類綠化項目15個,總投資達到9000多萬元,是上年的近3倍。完成了驛城大道南段等11條新建道路的綠化,對駿馬路等6條道路進行綠化升級改造,對文化路等10多條道路實施連體樹穴綠化,置地公園、靖宇廣場、河道綠化改造共栽植各類喬灌木近40多萬株,地被植物150多萬株,草坪20多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80萬平方米,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34.09%、39.6%和9.05平方米,“三綠”指標大幅度提升。全市有23家單位、小區實現省級綠化達標,有108個單位、小區實現市級綠化達標,綠化標準有了較大提高,為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奠定了基礎。(衡金全 邱 方)
【鄉鎮建設】 2010年,全市以推進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為重點,在上年60個建制鎮垃圾中轉站建設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及時把省政府配送的108輛后裝式垃圾壓縮運輸車分配到位,為盡快形成“村組收集、鄉鎮運輸、縣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提供了保障,確!笆∈椕裆こ獭甭涞綄嵦。積極爭取國家危房改造資金 1800萬元,改造農村危房3230戶,超額完成工作任務。同時,著眼于發揮城鄉建設的“板塊效應”,加強風景區建設和管理,充實和提高旅游城內涵。嵖岈山溫泉小鎮建設、銅山湖景點改造,盤古山、白云山的開發建設和管理等都取得較好效果,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邱 方)
【城建“窗口”建設】 2010年,城建部門以行風上線、“12319”城建服務熱線、建設審批窗口為平臺,認真受理群眾投訴和意見,方便市民辦事。推進政務公開、辦事公開,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市行政服務中心住建局窗口以創建全省系統“雙十佳”為目標,所有審批事項的辦結率、準確率、滿意率均達到98%以上。全年,共辦理行政審批事項 1145件,比上年增長81%!12319”城建服務熱線共接件636項,民意快線91件,辦結率達到100%。 (李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