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
【機構改革】 2010年1月,市委宣布組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領導班子,由此局機構組建工作全面啟動。原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經濟運行局、市食品工業辦、市信息辦逐步整合到位,市煤炭經營管理職責也由商務局移交過來。 8月6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袁其法,市委副書記楊喜廷為駐馬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揭牌,標志著工信局正式成立。(任新軍)
【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會議】 2010年8月6日,全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會議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09年全市的工業經濟發展狀況,對2010年的全市工業經濟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并確定了今后全市工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出臺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及《服務企業行動計劃》、《工業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承接產業轉移行動計劃》、《企業隊伍建設行動計劃》等六個行動計劃。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國慶作重要講話。會議由市委副書記楊喜廷主持。市領導陳義生、崔允成、喬建宏、徐群才出席會議。(任新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70戶,新增267戶,完成增加值 279.8 億元,增長21.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20.5億元,同比增長21.2%;實現稅金40.7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居全省第7位;實現利潤81.5億元,同比增長44.1%,增速居全省第6位。(任新軍)
【中小企業】 2010年,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到9488家,從業人員57萬人,實現營業收入1031億元,同比增長26.1%,實現增加值290億元,同比增長25.2%,實現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23.5%,實交稅金12.3億元,同比增長20.5%。(任新軍)
【非公有制經濟】 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單位數發展到21萬家,從業人員204萬人,總產值2704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增加值701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利潤342億元,同比增長20.4%,工資總額263億元,同比增長15.5%,實交稅金24億元,同比增長20.5%,固定資產原值724億元,同比增長23.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2%。 (任新軍)
【服務企業】 2010年,市政府服務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調整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后,制定了服務企業行動計劃,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一是組織企業參加在上海舉辦的產學研活動。各縣區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的近20人組成的考察團參加了由省工信廳和上海交大聯合組織的產學研合作交流洽談會,促進上海交大的技術優勢和科研強項與駐馬店市企業的聯合。二是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對806家企業進行了走訪,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問題,進一步與企業加強溝通聯系,對企業反映的100多個問題和困難,分解了任務,建立問題臺帳,并制訂方案,落實了解決措施。三是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長喬建宏任組長,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監察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審計局、市國資委、市質監局、市法制辦、市糾風辦、市優化辦等14個單位為成員的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小組。下發了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駐工信[2010]153號)文件,各單位結合實際,也相應建立了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完成了工作動員和部署。(任新軍)
【爭取項目資金】 2010年年初,為做好項目的申報工作,市工信局進行了計劃和籌備,舉辦了二期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培訓班,邀請專家進行輔導授課,參會企業220家。多次組織召開各縣區工信局分管項目局長會議,深入企業調研,實地了解企業項目狀況,為項目申報工作奠定了基礎。全年共爭取到國家、省級專項資金項目15個,資金額1804萬元。一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河南豐盛糧油、揚翔飼料、正陽縣維維糧油等四家企業獲得項目資金520萬元,占全省項目的11.76%,占全省資金額的13.20%。二是國家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為鑫材金屬制品、中塑實業、康博匯鑫、河南凱威鋼結構等五家企業爭取642萬元。三是國家重點產業振興技改資金。大程糧油、泌陽上佳兩家企業爭取到360萬元。四是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泌陽鑫琪線業、鼎力桿塔、上蔡宏源彩印、新蔡利信紡織四家企業爭取到282萬元。五是會同科技、環保等部門聯合上報項目資金也得到獲批。為昊華集團成功爭取到國家工信部470萬元的工業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的資金支持,為天方藥業爭取到國家工信部30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資金支持。(任新軍)
【融資服務】 2010年,市工信局積極做好融資服務工作。一是組織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小額貸款公司設立工作的通知》,全市已經省工信廳審批設立11家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金21000萬元,止11月底,累計為373戶企業辦理401筆貸款業務,貸款總額19036萬元。二是大力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出資設立行業性信用擔保機構,至11月底,全市共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36家,注冊資本金81670萬元,已累計為734戶企業辦理806筆貸款擔保業務,擔?傤~10.5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三是加強銀企對接,解決融資困難。會同市工商銀行對各縣區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向金融部門篩選、推薦了一批優質企業。第一批貸款資金4360萬元已發放到企業,其中:西平鼎力桿塔股份公司960萬元,豐盛糧油公司500萬元,平輿惠成皮革700萬元,百源面業500萬元,新蔡麥佳制粉公司400萬元等。四是積極組織小額貸款公司參加培訓。為加快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發展,提升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管理水平,更好地支持和促進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積極組織省工信廳和國家開發銀行河南分行聯合對全省部分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業務培訓。驛城區匯洋小額貸款公司已通過國家開發銀行河南分行的考察認定,1000萬元補充資金全部到位。五是規范和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省財政廳 省工信廳關于印發河南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豫財企[2010]66號),與市財政局聯合下發文件,組織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申報業務補助資金、保費補助資金、資本金再投入補助資金等,用于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增強業務能力,擴大擔保業務,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六是做好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企業推薦工作。篩選推薦出駐馬店中天紡織、上蔡華寶紡織、平輿康博匯鑫、驛城區大程糧油四家企業為第一期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組織發行河南省2010年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任新軍)
【承接產業轉移】 201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省工信廳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工信局積極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多次派出工作組前往北京、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活動。駐市在中國鄭州2010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中,共對接項目108個、總投資 149.4億元,簽訂項目94個、總投資125.9億元。其中有25個項目在省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簽約,總投資62.98億元。(任新軍)
【企業節能和綜合利用】 2010年,全市加強企業節能和綜合利用工作。一是推行清潔生產技術。按照工信部和省廳有關文件要求,全市20家涉及啤酒、酒精、氮肥、鋼鐵、肉類加工、紡織印染等6個行業的企業,已有13家企業使用清潔生產技術,使用60項技術,打算應用新的企業10家,擬應用15項技術,已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8家。二是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對全市主要涉及鋼鐵和水泥2個高耗能行業共21家企業,根據高耗能企業職工人數、生產設備和工藝情況以及產能、產量、用電量、利稅、成本增支影響等情況,嚴格按照差別電價政策界限,提出高耗能企業分類意見,上報省廳。省廳第一批執行差別電價公告名單中,駐馬店市沒有一家。三是堅持執行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按照省政府下達的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駐馬店市高度重視,成立領導小組,分解工作任務,制定工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并多次到企業督查。工信部公布的駐市13家企業已全部關停應淘汰的設備或生產線,并全部拆除。四是申報能源管理中心項目。按照國家財政部、工信部和省廳文件要求,組織企業進行申報,經過審核向省廳申報昊華駿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中心項目1個,已審核通過。五是積極申報“十二五”重大清潔生產技術。按照省廳關于組織申報“十二五”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清潔生產技術工業和裝備的通知,市工信局認真組織企業申報,經過初步審核,申報清潔生產技術8項,涉及化工、水泥、皮革、制糖等行業。(任新軍)
【工業生產保障】 2010年,市工信局以月度分析為重點,不斷提高運行分析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增強前瞻性和預見性,及時拿出高質量的分析報告,為領導決策做好參謀。一是抓好煤炭供需銜接。積極向省工信廳反映,為駿馬化工、藍天集團、古城電廠等重點企業爭取用煤計劃。二是抓好電力供應。加強煤電產供需趨勢分析,超前做好電力迎峰度夏及度冬的工作準備,確保電力、電煤供應。三是抓好扭虧增盈。按照“兩手抓,抓兩頭”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盈虧大戶,將虧損額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分類排隊,認真分析虧損原因,實行“一廠一策”個別指導。指導企業加強管理,調整產品結構,降低消耗和兩項資金占用,保證扭虧增盈目標的完成。四是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密切關注項目建設特別是新投產項目的運行情況,積極主動為其生產經營提供良好服務。及時與統計部門溝通,將新投產企業項目納入統計口徑。(任新軍)
【科技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 2010年,工信局注重加強科技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組織企業參加、考察國內外知名展會,參加產學研活動。二是開展百萬企業信息化推進合作工程。舉辦規模較大的信息化知識講座,有力地推動了企業信息化工作。三是組織實施企業隊伍建設行動計劃。制定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起草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人才培養的規劃與工作安排表,組織三次大規模的企業家培訓。選拔推薦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重點工業產品達標備案專家委員會專家成員,開展了18家重點工業企業產品達標備案工作。(任新軍)
【信息化建設】 2010年,全市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一是申報市裝備產業集聚區為“省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并確定藍天集團為駐市國家工業信息化運行形勢監測分析定點聯系企業。二是積極組織天方藥業、昊華駿化、中集華駿等重點企業申報河南省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倍增計劃”項目,爭取省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三是調整了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駐馬店市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信息化政策、法規、制度的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四是認真組織開展2010年度政府信息系統安全檢查,開展對市直重點要害部門信息安全情況的調查和全市2010年信息化建設責任目標考核。五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圍繞研發信息化、產品信息化、生產過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產業集群和園區信息化、服務信息化六大重點領域,抓好已確定實施的“兩化”融合示范項目,抓好一批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示范應用。(任新軍)
【安全生產】 2010年,市工信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縣區工信局也都成立相應的機構,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保障監督體系,簽訂了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二是根據不同時期指導全市工信系統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先后下發指導性文件19份,開展了四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大檢查有目標、有任務,責任到人,不走過場、不留死角。三是及時制訂下發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演練。制訂下發了《駐馬店市工業系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和《駐馬店市通信業系統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并于10月份組織吳桂橋煤礦進行了安全生產應急事故綜合演練,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四是大力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全市各級工信系統主管部門和企業共設置安全生產宣傳咨詢站21個,辦安全生產板報280多塊,張貼安全生產宣傳標語和發放安全生產宣傳單100多萬張,受教育職工達20萬人次。五是認真開展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專項活動。全市工信系統共出動檢查整治工作小組38次,檢查企業1200家,下發安全生產整改安全生產隱患500多處。六是積極協助市安監局等有關部門參加了泌陽3·22礦難事故和昊華駿馬、天方藥業等單位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六是組織企業參加省煤炭經營誠信企業的初選和申報工作;組織兩家煤炭經營企業進行省煤炭經營資格證的申報工作。七是加強對吳桂橋煤礦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對吳桂橋煤礦單項認證的取證工作。(任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