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學研究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駐馬店分院暨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成立】 2010年11月25日上午,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駐馬店分院暨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成立揭牌儀式在天龍大酒店隆重舉行。省農科院院長馬萬杰、市委書記化有勛共同為“兩院”成立揭牌。市委副書記楊喜廷主持揭牌儀式。省農業廳副廳長薛豫宛、省農科院副院長張新友及各省轄市農科院負責同志到場祝賀。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武國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文清、副市長陳星、市政協副主席宋軍等出席儀式。儀式上首先宣讀了省農科院關于在駐馬店設立分院的批復文件,宣讀了市編辦關于同意市農科所更名為市農科院的批復文件。馬萬杰、楊喜廷、薛豫宛、陳星分別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市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楊清嶺在會上熱情致辭。 (楊元洪)
【小麥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小麥品種資源535份,配制雜交組合157份,種植F1-F11各世代材料392個組合。小麥新品系冬性組鑒定試驗:參試品系14個,產量居第一位的是駐5-253,平均畝產為505.9公斤,比對照增產6.08%。小麥新品系春性組鑒定試驗:參試品系14個,產量表現好的有駐5-40和駐6-146等。小麥新品系觀察試驗: 參試品系34個,表現好的有駐8-64和駐5-216等。駐97039一般畝產521.0-575.2公斤,繼續參加河南省2010-2011年度生產試驗,駐5-253和駐5-40參加國家黃淮南片的冬春水組預試,駐7-59和駐6-146參加河南省冬春水組預試。 (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玉米雜交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基礎自交系材料454份,外引材料143份,三系材料6份,二環系材料635份,配制雜交組合2486個,新組合觀察材料3310個,新組合產比試驗材料67個。海南冬繁在加繁駐638、981、108等親本的基礎上,種植自交系材料198個,雜交組合觀察種25個,二環系材料158個,外引材料26個,共配制雜交組合1212個,選出29個優良組合升入明年產比試驗。推薦駐638參加河南省夏玉米生產試驗,駐981參加河南省夏玉米區域試驗,推薦駐玉108參加河南省夏玉米預備試驗。 (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大麥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核心親本467份,配制雜交組合150個,種植后代材料818份,種植高代繁育材料29個。選出優良單株1382,優良株系42個,其中,綜合性狀較好的優良株系為6-159、6-109、6-35等32個。在昆明黑龍潭水庫開展南繁加代,面積3畝,共種植146份材料。輻射育種:在湖北農業科學院以15000倫瑟輻射劑量處理駐大麥4號、5-189、駐大麥7號等6個新品系。二棱大麥新品種(系)鑒定試驗:參試品系18個,5-11平均畝產351.1公斤,比對照駐大麥3號增產4.06%,居試驗第一位。多棱大麥新品種(系)鑒定試驗:參試品系8個,2007A289平均畝產367.04公斤,比對照駐大麥4號增產11.36%,居試驗第一位。在新品種觀察試驗中,參試品種27個,表現好的有4-278、5-253、5-279。在河南省大麥區域試驗中,駐04088-0-3-2居第一位,駐2007A295居第二位。(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大豆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原始材料180份,親本材料81份,配制雜交組合80個,種植后代材料525份,其中高代材料242份,實收104份,淘汰138份,低代材料283份,實收250份,淘汰33份。篩選出綜合性狀好的材料63份。種植高代鑒定材料96個,其中鑒10、30等12個新品系,明年升入品比試驗。綜合鑒定試驗,種植59份,收獲23份,比對照豫豆22號增產的有12個,尤其是Z4、7、22、24增產15%以上。品比試驗,種植18份,表現好的是品6、11、3、7、5等16個。推薦駐豆11號參加河南省區試,駐豆03-16、駐豆5026參加省預試。(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芝麻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雜交親本材料153份,選配雜交組合80份,F1—F5代選留273份,高代株行(系)觀察圃收獲356個單株,表現特別優良的有5份,它們是:2010G10、2010G55、2010G127、2010G203、2010G301。選擇優良單株368個。種植芝麻細胞核雄性不育及雜種優勢利用材料133份。在高代鑒定試驗中有3個品系表現較好,它們是:2010J2、2010J10、2010J23。在芝麻新品系比較試驗,種植14個品種,駐08J3畝產87.38公斤,居試驗第一位。推薦駐0019參加全國芝麻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駐J06-3參加河南省芝麻品種生產試驗。(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花生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品種資源材料26份,種植后代材料242份,配制雜交組合35個。種植新品系比較材料15個,表現較好的有4個,為鄭85127-2-4、駐花紫-4、駐引一號、0411-0。在新品系觀察試驗中,駐花2號平均畝產莢果352.5公斤,籽仁310.0公斤。推薦駐花二號參加河南省珍珠豆型優質花生品種區域試驗,駐0203參加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種區域試驗。(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蔬菜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種植辣椒資源材料24份,各世代自交系77份;種植茄子資源材料5份,各世代自交系29份;種植絲瓜資源材料9份,各世代自交系30份;選育出不同類型的自交系材料136份。配制雜交組合共計142份。在新組合鑒定試驗中,辣椒2009-05F1表現較好,在新品系比較試驗中,駐椒21、駐椒22表現較好,駐茄12、駐茄6表現較好,駐絲瓜9號比長沙肉絲瓜增產21.7%,居第1位。駐茄9號在全省茄子品種區試中居第1位,在全省茄子品種生產試驗中居第2位。駐椒20在全省辣椒品種區試中居第2位。 (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食用菌新品種選育】 2010年,市農科院引進品種資源材料,平菇14份,靈芝6份,香菇16份,毛木耳5份。表現突出的5個平菇是平菇99、黑抗501、特抗908、灰平952、早秋615。靈芝2個:日本K8、黃山8號。平菇新菌株的產量比較試驗:參試品種5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黑選6號產量與對照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平菇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品種8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目前該試驗在進行中。四個白色金針菇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品種4個,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以F2344菌株表現最好。四個高溫香菇平菇品種比較試驗:931出菇較早,表現較好。幾個珍稀類食用菌的種植觀察試驗:引進7類珍稀類食用菌,為生產推廣打下基礎。(段 瑩 崔苗青 潘正茂)
【玉米新品種金富36獲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金富36是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根據本省氣候、生產、土壤特點,以駐14為母本,駐12為父本,于2002年雜交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抗病、高抗逆玉米雜交新品種。2008年3月27日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1。2002~2008年7年參加組合鑒定、產量比較試驗、省夏玉米預備、省夏玉米區域試驗、省夏玉米生產試驗、高產示范62點次各類試驗示范中,總平均畝產612.5公斤,比對照浚單188(畝產563.9公斤)增產8.65%。2008年全省大面積示范,平均畝產636公斤,2009年高產公關田平均畝產669公斤,2008~2009年全省推廣種植276萬畝,比當地主栽品種平均畝增產50多公斤,取得了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該品種的選育與推廣應用2010年5月獲得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王成業)
【駐大麥3號選育獲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駐大麥3號其親本組合為:[(蘇鹽009/85觀0025)//駐86023-0-1]///TG4,表現豐產穩產、廣適、優質、抗逆,四年區試平均畝產368.84公斤,比對照蘇引麥2號增產7.92%,比對照豫大麥二號增產5.95~15.58%,產量水平在參試啤酒大麥品種均位列第一,在全省和黃淮流域參試啤酒大麥品種中產量和綜合性狀均居領先水平。駐大麥3號品質優,籽粒淺黃色,皮薄,有光澤,絕干千粒重高(38~40克),發芽率、發芽勢高,干基蛋白質含量適中(10.87~11.9%),無水浸出率高(79.0~80%),水敏性弱,品質基本達到進口啤麥標準,是一個優質啤酒大麥新品種。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省內外累計推廣應用面積751萬畝,新增總產2.258億公斤,新增純效益3.8億元, 是全省和黃淮地區當前推廣應用面積最大的啤酒大麥新品種,已成為國內的啤酒大麥主栽品種之一。2010年獲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王樹杰)
【“日本K8”研究與應用獲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日本K8是市農科院院從吉林農大引進,經馴化、篩選的以采收子實體為主的靈芝新品種。該菌株菌蓋中心厚度達 1.5厘米以上, 菌蓋直徑 10厘米以上占85% ,腎形靈芝比率達35%以上,靈芝多糖達1.3%,單產每立方米菌材兩年可產靈芝干品 40~50公斤,芝大形美,色澤好,單生比例高,主要藥效成分含量高,轉潮快,產量高,適合短段木熟料栽培,是出口創匯的優良品種。已在駐馬店、三門峽等地市累計種植3000萬袋以上,適宜于全國所有的靈芝適栽區!鹅`芝菌株“日本K8”的引進及配套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于2009年12月通過駐馬店市科技成果鑒定,2010年獲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班新河)
【駐茄3號的選育獲河南省農科系統科技成果一等獎】 駐茄3號茄子新品種是駐馬店市農科院園藝所利用果色深綠、株型緊湊、抗病的優良自交系q9201為母本,以果大、果面光滑、品質優良的自交系糙-1-4-8為父本進行雜交,連續多代定向選擇,優系混授,于2003年選育成功,經兩年品種比較試驗、多點試驗和生產示范結果表明,該品種株型較緊湊、果大、果深綠色、品質、優質、抗病、耐貯運、高產穩產、效益好,適應性廣,實現了優良材料的良性互補,是一個早春保護地和露地兼用的優良品種,深受廣大菜農和消費者的青睞。在省內外示范推廣面積已達50000多畝,新增社會效益4000萬元左右。該品種的選育2010年獲河南省農科系統科技成果一等獎。 (姜 。
【駐豆7號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駐豆7號是駐馬店市農科院大豆研究室于1999年以駐9220為母本,豫豆16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高產、穩產、廣適大豆新品種。2007~2008年參加河南省區試,平均畝產194.73公斤,比對照增產顯著。2009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9點匯總全增產,平均畝產173.88公斤,比對照豫豆22號增產10.78%,居試驗第1位。該品種且抗病性好,品質優良,蛋白質含量42.45%,脂肪含量20.48%。2010年4月通過河南省審定(豫審豆2010002),適宜在河南全省夏大豆種植區推廣種植。(任秀榮)
【駐椒18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 駐椒18是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所利用河南地方品種124牛角椒經多代自交選育出的優良自交系駐03為母本,以從內蒙古多年種植的茄門甜椒經多代自交選育出的優良自交系駐07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一代雜交辣椒品種,2010年1月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鑒)定。該品種果實牛角型,早熟,青熟期果實綠色,果面光滑。 2008、2009兩年參加河南省辣椒新品種區域試驗,一般畝產3300公斤,平均比對照增產19.1%,最高畝產可達3800公斤。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駐椒18高抗病毒。═MV)、疫病、 炭疽病,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檢測:VC169mg/100g,蛋白質1.63%,可溶性糖2.97%,粗纖維2.36%。適宜于河南省各地及鄰近生態區早春保護地和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