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業
【綠化造林】 2010年,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通過創新林業發展機制,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挖深溝、修寬路、先拍賣、后植樹,組織廣大群眾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23.46萬畝,占省政府下達造林任務23.37萬畝的100.4%;義務植樹1550萬株。退耕還林荒山荒地造林3.6萬畝,鞏固退耕還林后續產業2.08萬畝,補植補造4.31萬畝,林權證發證率達到100%,圓滿完成全年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工作任務。繼泌陽、遂平、汝南、確山、正陽五縣實現林業生態縣后,平輿、西平、驛城區、新蔡四縣通過省政府林業生態縣驗收,泌陽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造林綠化模范縣”,是全市林業建設的一次重大突破。一是強化宣傳,全民綠化意識進一步增強。為林業生態市建設大造聲勢,營造氛圍。市電視臺、市廣播電臺、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等新聞單位單位,開設了林業專題、專版,宣傳造林動態,宣傳興林致富的典型,提高全民的綠化意識和參與意識。二是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安排部署到位。2009年12月2日,召開市委林業工作會,市長劉國慶作重要講話。2010年1月13日,市政府在上蔡縣召開全市冬春造林現場會。市政府副市長陳星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為鼓勵先進,推動林業生態縣建設,在2月20日召開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對上年實現林業生態縣達標的正陽縣、汝南縣、確山縣給予通報表彰,并各獎勵現金20萬元,對三縣的縣委書記、縣長、分管縣長、林業局長各記三等功一次。三是強化措施、強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為切實加強對林業生態市建設的組織領導,確保如期實現林業生態市的建設目標,在市委林業工作會上,各縣區向市政府遞交了2010年度林業生態建設目標責任書。為迅速掀起冬春植樹造林高潮,各縣區實行四大班子領導包鄉責任制;抽調縣區兩辦督察室及縣直局委科級干部分片督導,實行一周一檢查、一匯總、一通報制度;實行目標管理,簽訂責任書;嚴格獎懲。四是突出重點,高標準嚴要求。圍繞創建林業生態縣目標,按照“完善通道,主攻林網,高標準建設林業生態工程”的工作思路,早動手,早安排,實施重點工作重點突破,堅持標準,打造精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全面完善、提升通道綠化的標準和質量,做到兩個徹底消滅,即徹底消滅空檔死角,徹底消滅通道兩側的空白溝、河、路、渠。對農田林網建設,要求各縣區高標準建設通道兩側各2公里范圍內的農田林網,每個平原鄉鎮新建、完善的高標準農田林網面積不得少于5000畝。五是創新機制,科學發展。提出發展林業要做到五個結合,即把搞好植樹造林與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結合;把搞好植樹造林與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結合;把搞好植樹造林與其它農業項目建設的結合;把搞好造林投入與全民義務植樹的結合,把搞好造林數量與質量的結合,重點就是搞好植樹造林與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結合,特別要求在非項目區,按照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的標準,挖深溝、拓寬路、拍賣道路植樹的使用權。六是加大投入,確保創建活動順利實施。根據生態縣建設的需要,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各縣區加大對生態縣建設的投入。對綠色通道建設,繼續實行返租倒包。對省級以上道路綠化,上蔡縣采取每畝每年700元租農民的土地,縣財政每畝每年拿出300元補助,再按每畝每年400元的價格對外承包,連補12年。驛城區對生態廊道每畝補助300元,連補12年;對村鎮綠化每村補助苗木資金1萬元,一次性預撥到各鄉鎮辦;對環城防護林工程造林在秋天檢查驗收,經檢查驗收成活率在85%以上的地段,按每畝66株,每株5元進行補貼;對農田林網建設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進行補貼,每鄉鎮先期借支20萬元、涉林辦事處各借支15萬元,前期已預付給各鄉鎮辦200余萬元的造林補助啟動資金。平輿縣預撥資金45萬元,作為林業生產建設專項資金,各鄉鎮、街道財政也都加大資金扶持,全縣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新蔡縣拿出專項資金,對各鄉鎮農田林網建設新開挖道路進行補貼。補貼標準為:路面8米以上,一路二溝植四行樹,每米補貼6元;路面6米以上,一路二溝植二行樹(荒溝、荒渠、荒港清淤后植二行樹),每米補貼3元。七是加強指導,強化服務?h區林業部門盡心盡責,當好參謀。對林業生產科學規劃,做到文字、圖、表三對照。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向領導反饋。派出林業技術人員分包鄉鎮,指導鄉鎮科學造林,并嚴把各個造林環節,確保植樹造林取得實效。(吳曉豹)
【森林資源保護管理】 2010年,全市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森林資源的管護力度。一是大力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干群的森林資源管護意識。市局組織林政、公安及有關執法人員開展《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制作宣傳版面、過街條幅,設立咨詢臺,印發宣傳資料,接待解答咨詢群眾等,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同時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林業法律法規以及林業行政許可事項,在市電臺行風熱線節目設立林業依法行政專欄,公布服務承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引導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逐步形成與建設法制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十一五”期間采伐限額,根據省廳計劃及時下達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對各縣(區)、國有林場年度生產木材嚴格限量,嚴禁超計劃采伐。繼續嚴格執行《國家林業局關于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通知》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嚴格執行“十一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結合全市實際,完善林木采伐程序,規范林木采伐檔案管理,嚴格采伐審批制度,認真進行伐前踏查、伐中監督和伐后驗收。林木憑證采伐率和發證合格率均達到95%以上。三是堅持依法治林,依法查處林業行政案件。進一步貫徹落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的意見》,重點打擊違法占用林地、毀林開墾、超限額采伐、盜伐林木、濫伐林木、非法運輸、非法經營加工木材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依法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全市共發生林業行政案件337起,查結325起,案件查結率96.44%。無發生重大毀林、亂占林地案件。四是扎實開展嚴打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先后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春季行動”、 清理涉法涉訴信訪積案活動、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查處一批涉林大要案,全市共辦理涉林案件557起,其中刑事案件68起、林業行政案件485起、治安案件4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30人,其中刑事拘留54人、批準逮捕14人,起訴(含直訴)33人,治安拘留3人,林業行政處罰451人。五是積極開展集中清理整治非法征占用林地工作。自5月上旬,組織開展集中清理整治非法征占用林地工作。各縣、區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召開多次會議,對林地清理整治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印發了會議紀要,出臺了各項政策。全市共查處非法占用林地案件161余起,其中,依法關停34起,依法規范64起,其他正在依法規范和處理,行政處罰300多萬元,收繳森林植被恢復費600多萬元。(吳曉豹)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2010年,全市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全市已全部完成318.68萬畝的集體林地勘界確權工作任務,完成發證面積316.8萬畝,發證率達99.4%,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駐市的登記發證率達到96%以上的目標任務。全市投入林改資金644.4萬元,林改培訓3.6萬人(次),發生林權爭議面積4.77萬畝,已調處面積4.47萬畝,調處率93.7%。各縣區也加快林改工作進度,加快林權登記發證工作,提高林改工作質量,確保按時完成林改工作任務。(吳曉豹)
【森林分類經營】 2010年,林業部門根據省林業廳公益林管理中心的要求,對國家重點公益林資源進行了細致調查,進一步掌握國家重點公益林分布情況和資源狀況,作了局部調整,做好非國有國家公益林補償標準的調整準備工作,并配合省廳開展了2008~2009年度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使用情況的檢查。2010年,省下達駐市中央和省級財政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共計760.8萬元,其中國家級公益林補償面積54.81萬畝,補償金額416.4萬元;省級公益林補償面積72.5萬畝,補償金額344.4萬元。各項公益林保護管理措施得到落實,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使用沒有違規行為。(吳曉豹)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2010年,林業部門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廣泛宣傳、認真貫徹《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和《植物檢疫條例》,繼續推行林業有害生物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測報、防治、檢疫、松材線蟲病防控,美國白蛾、楊樹黃葉病害專項調查,村級森防員培訓等工作。加大防治、檢疫的執法力度,圓滿完成省林業廳下達駐市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管理任務。全市共發生各類林業有害生物43.23萬畝,其中病害6.56萬畝,蟲害36.67萬畝,發生率11.9%,發生面積總體比上年上升1.4%。全市有林地面積357.93萬畝,成災面積3500畝,成災率1‰,比省廳下達目標5‰下降4個千分點;測報準確率98%,比省廳下達目標85%高13個百分點;無公害防治面積28.33萬畝,無公害防治率84%,比省廳下達目標80%高4個百分點;種苗產地檢疫率100%,完成省廳下達目標。(吳曉豹)
【森林防火】 2010年,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嚴格執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市、縣、鄉三級政府自上而下層層簽訂《森林防火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市領導包縣區、縣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山頭地塊的分片包干責任制。組織各級指揮部成員2次到責任區檢查工作,填寫《檢查工作記錄卡》200多份,發放《火險隱患限期整改通知書》近100份。全面落實預防、撲救各項措施,堅決消除各類森林火災隱患。通過新聞媒體和組織知識競賽、交流展示會等活動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干群的森林防火意識。全市全年森林火災受害率0.18‰,遠低于省定1‰的控制目標,無人員傷亡和重、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發生。(吳曉豹)
【林業科技】 2010年,全市緊緊圍繞林業生態建設、退耕還林、淮防林、綠色通道及平原綠化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建設,積極實施科教興林和人才強林戰略,結合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積極服務“三農”,大力推廣應用林業新技術、新成果,強化林業技術服務,較好地完成了省林業廳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全市完成主要造林樹種育苗2.54萬畝,新園林綠化苗木0.9萬畝。經過省林業廳和省種苗站組織專家評審,正陽、泌陽、上蔡、遂平、確山等 7個縣的15家單位和個人與省種苗站簽訂了優質種苗培育協議書,培育樹種十余種,培育苗木190.24萬株,扶持資金38.856萬元。同時開展良種申報工作,組織申報了紅云紫薇、紅傘壽星桃兩個林木良種,并通過省專家組現場考察鑒定。2010年全市重點推廣了速生楊、薄殼核桃、楸樹、大棗、杏李、桃、板栗、石榴等林木新品種13個。工程造林良種使用率達到90%以上,推廣應用林業新技術7項。建立了汝南縣天中山生態園林木良種試驗和示范園區,提高供種率和良種使用率。組織制訂了“楊樹速生豐產林栽培管理技術規程”和“火炬松育苗技術規程”,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和組織科技人員送科技下鄉活動。積極推進林業標準站建設工作,組織技術人員編制了2010~2012年全市林業標準站建設規劃。并成功申請西平縣出山鎮、確山縣石滾河鎮、遂平縣嵖岈山鎮、汝南縣老君廟鎮,為國家扶持的林業標準站建設單位。(吳曉豹)
【林業產業】 2010年,全市共爭取各類林業資金7834.19萬元,其中:國家投資5088.46萬元,省級投資2745.73萬元。結合全市實際,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編制了《駐馬店市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駐馬店市花卉產業專題調研報告》,對全市未來20年的經濟林發展做了具體規劃。全市經濟林總面積50.38萬畝,總產量3.9億公斤,產值3.8億元;花卉種植面積10.53萬畝,150多個種類1000多個品種,年產苗木4688.4萬株,年銷售額3.75億元;有88家花卉企業,其中大中型企業38家,建立了遂平縣玉山鎮名品花木園藝場、上蔡縣花木場、上蔡縣森光花木有限公司、平輿縣俊龍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平輿陽光花卉公司、確山縣殘聯苗圃花木公司等龍頭企業。依托豐富的森林和濕地資源,初步建立了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區為主體的森林生態旅游體系。全市共建有國家森林公園4處,省級森林公園3處和1處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年接待游客220萬人次,直接收入8500多萬元,創產值1.67億元。全年全市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31.47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第一產業19.71億元,第二產業7.27億元,第三產業4.49億元。(吳曉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