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 業
【漁業生產概況】 2010年,全市漁業生產以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培育名牌、綠色水產品,水產品產量和漁業效益穩步增長。全市利用養殖水面52.5萬畝,其中,名、特、優、新水產品養殖面積40多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09207噸,較上年同期增加9975噸,增長9 %。漁業總產值達到1167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948萬元,增長13.7 %。積極推廣水產新技術,精養面積提高到1.8萬畝。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6個,認定面積達到30多萬畝。強化水產苗種基地建設,苗種自給率達到52%。(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漁業結構調整】 2010年,全市漁業結構有新的調整。一是加快名優特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全年組織實施名特新優水產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項目9個,引進示范、推廣名特優新品種16個,帶動名特優新品種養殖面積達到40多萬畝。湘云鯽、羅非魚、銀魚、烏鱧、河蟹、俄羅斯鱘等一批名優品種得到較快發展,基本形成以“四大家魚”養殖為主線,以名特優新水產養殖為重點,搭配較為合理的漁業生產格局。二是轉變漁業發展模式,發展特色漁業。大力推廣網箱養殖技術,全年網箱養殖面積達到104715平方米,較上年增加38175平方米,年箱純效益平均1038元以上。小龍蝦、黃顙魚、泥鰍、黃鱔、湘云鯽、烏鱧、河蟹、俄羅斯鱘等名優名牌產品區域化、規;、專業化養殖發展較快,生產效益明顯提升。水產健康養殖新技術推廣面積進一步增加。三是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和休閑漁業。汝南、正陽、確山、新蔡等縣根據各水域的資源優勢和特點,易魚則魚、易種則種,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養殖效益進一步提高。驛城區、泌陽、西平、平輿等縣區和薄山水庫和宋家場水庫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垂釣休閑漁業,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全年共發展休閑漁業場所200多個。四是加強水產品的品牌建設。薄山水庫以水庫為依托,著力打造“松針魚”品牌,開辦了薄山湖“松針魚”專賣店和全魚宴,年銷售“松針魚”30萬公斤,年收入達到280多萬元。宿鴨湖水庫的“中華絨螯蟹”、板橋水庫的“生態魚”等水產品品牌已經注冊。各地的質量、品牌意識大大加強。五是加大養殖新技術示范推廣力度。大力推廣池塘80:20技術、水產健康養殖技術等高產高效養殖形式。落實300戶無公害標準化養殖科技示范戶,編制了一批無公害標準化養殖技術操作規程。在正陽、確山等縣開展稻田養殖面積259畝,畝增利潤200元。(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水產品基地建設】 2010年,全市大力開展水產品基地建設。一是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場)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創建活動。2010年,一家企業通過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驗收,一家企業被河南省農業廳命名為全省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至此,全市已有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面積15萬畝,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6個。二是加強水產苗種繁育體系建設。以汝南華躍水產苗種場、汝南八里鋪水產苗種場和宿鴨湖水庫水產苗種試驗場為重點,實施省級水產苗種場的創建工作,汝南華躍水產苗種場正式被河南省農業廳授于河南省級水產苗種場,改變了全省水產大市沒有省級水產苗種場的狀況。(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水產質量監管】 一是加強水產苗種生產監管。對全市31家持證苗種場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進行統一檢查,及時整改不規范的現象。取締了3家無證進行苗種水產的行為。二是加強對水產用藥物和飼料等投入品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結合全國農資打假專項行動,組織縣區漁政人員開展水產用藥物和飼料打假行動,全年共出動漁政執法人員124人次,印發技術宣傳資料6000多份,指導和培訓水產養殖生產者科學防病,合理用藥。三是加大對重點養殖區域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把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場)、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作為質量監管的重點,組織市、縣漁業生產技術人員組成專家服務隊,深入重點水產養殖場、苗種場、漁業生產重點戶,進行現場咨詢指導,宣傳國家有關違禁藥物的目錄、品名,提高水產生產人員對違禁藥物的識別、防范能力。配合農業部抽檢重點養殖場16個,采集養殖品種樣品24個,抽檢合格率100%。(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資源養護】 一是組織多種形式的宣傳。3月20日,在駐馬店市及汝南、確山、泌陽、新蔡、上蔡等縣區,結合春季禁漁行動,統一開展了水生資源保護宣傳日活動,全市共制作《漁業法》、《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增殖放流等內容的宣傳板面64塊,出動人員120多人,印發宣傳單5000份,設立宣傳咨詢臺8個,舉辦全市水生生物保護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培訓班一期,培訓縣區和重點水域水生生物保護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人員37人。在《駐馬店日報》發表漁業資源保護、漁業健康發展等內容的文章2篇,新聞報道13次,在駐馬店電視臺進行電視報道7次,在《駐馬店農業信息網》、《駐馬店農情》發布漁業資源保護、增殖放流工作、春季禁魚等信息30多條。提高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水生資源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營造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水生資源的社會氛圍。二是實施春季禁漁行動。3月15日至6月15日,在境內洪河、汝河及大型水庫等天然水域首次實施春季禁漁。發布了《駐馬店市2010年春季禁漁公告》,全市共印發《禁漁公告》2000份,發放水生資源保護宣傳資料、傳單5000多份,制作懸掛宣傳橫幅200多幅。出動漁政執法156人次,開展禁漁執法行動51次,查處偷捕濫捕案27起,沒收電捕魚器38部、船只11艘、網具0.6萬米。三是開展增殖放流。制定了《駐馬店市2010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長陳星任組長,農業、水利、財政、環保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駐馬店市增殖放流領導小組。10月15日,在宿鴨湖水庫舉辦了“駐馬店市2010年漁業增殖放流啟動儀式”,省農業廳、省水產局、省水產研究院、駐馬店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關局委領導等共300多人參加。當日投放鳙魚、鰱魚200多萬尾;I集社會資金576萬元,采購鳙魚、鰱魚、鯉魚、草魚、黃顙魚等苗種2600萬尾,分別在板橋水庫、薄山水庫、汝河、洪河、泌水河及汝南故河道、新蔡故河道開展放流活動9次。四是啟動宿鴨湖皺紋冠蚌水生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按照保護區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加快了建設步伐,落實了各項保護制度,完善了保護措施。(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安全監管】 一是認真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治理行動。二是切實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印發安全生產宣傳資料5000多份,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各類人員367人次,同時還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圖片等形式進行宣傳,積極促進全社會關心漁業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三是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專項督查。市農業局組織督查組于3月份分別對宿鴨湖、板橋、薄山、宋家場四大水庫的安全生產進行了檢查,對存在隱患,采取現場糾正、限期整改、跟蹤結果等措施,有效排除了安全隱患,保障了漁業生產安全。
【船舶檢驗】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了市、縣漁船登記和檢驗工作領導工作機構,由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分管領導親自掛帥,抽調專人組成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下發了《駐馬店市漁業船舶登記檢驗實施方案》、《駐馬店市漁業船舶登記操作規范及工作流程》、《駐馬店市漁業船舶檢驗操作規范及工作流程》,于4月8日在薄山水庫召開全市漁船登記檢驗會,對全市漁船檢驗工作進行專項部署,并邀請信陽市水產局船檢專家就漁船登記和檢驗工作對與會代表進行培訓。二是開展專項督察。針對在漁船登記和檢驗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量大、經費不足、技術標準掌握不準、工作進度慢等問題,市農業局組織兩個督察指導組,逐縣區進行督促指導,幫助解決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督促工作進度。三是規范操作,扎實推進。根據省漁船檢驗監督管理局的安排和委托,邀請信陽市漁政漁船監督檢驗局對駐馬店市完成登記的漁業船舶進行安全檢驗。對境內所有漁船進行申請接收、資產確認、信息審核、漁船命名、船體測量噴字、功率核查,安全檢驗及證書簽發等資料建檔工作,在5月底前圓滿完成了登記檢驗工作,保證了油補資金的按時發放。全年共完成機動漁船登記檢驗741艘,其中養殖漁船 281 艘,捕撈漁船460艘,總功率9574.22千瓦。核發機動漁船登記證741套,檢驗證書741本,發放捕撈證460本,發放2009年下半年漁船用油補助57萬元。(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
【漁業信息統計工作】 2010年,全市舉辦漁業信息統計培訓班2期,培訓縣鄉漁業統計人員38人。完成了2010年度的漁業生產季報、半年報和年報的信息采集和匯總上報工作。完成了全市漁業生產重點縣、鄉、村漁業生產信息采集與統計及10個農業部漁業生產統計樣本村的定點選定和相關信息采集上報工作。(張軍峰 張 林 翟建鋒 王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