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述
【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2010年,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省、市關于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多策并舉,繼續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較好態勢。
一、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0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繼續的嚴峻形勢,全市緊緊圍繞發展主題,堅持“三個結合”、實施“三百工程”、力爭“三個突破”、落實“三個確!,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努力在發展中調整、在發展中轉變、在發展中提升,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1055.45億元,增長11.6%,順利實現全年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其中一產增加值290.66億元,增長4.7%;二產增加值441.27億元,增長14.8%;三產增加值323.51億元,增長12.6%。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96.74億元,增長21.5%。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6.4億元,增長24.3%,高于年初計劃12.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2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4861元,增長15.3%,增速分別高于年初計劃3.3和9.3個百分點。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6.67億元,增長18.4%,高于年初計劃2.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增長3.4%,低于全省0.1個百分點。
二、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緊緊抓住國家擴大投資的重大機遇,加快規劃和實施了一大批建設項目,不斷完善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制度和協調推進機制,繼續推行市級領導聯系分包重大建設項目制度,開展重點項目觀摩活動,有力地推動了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全市1166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6.1億元,其中竣工項目922個,竣工率達到79.1%。70個列入省轉型升級“雙千工程”項目完成投資82.3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2.7%。112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3.5%。昊華駿化三聚氰胺尾氣綜合治理、豫龍同力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天方藥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生產、遂平縣徐福記食品加工等30個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白云紙業年產20.4萬噸文化用紙、順達化工年產36萬噸醋酸技改等一大批續建和新開工項目快速推進,順利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一期1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正式啟動,國電駐馬店熱電2×33萬千瓦機組已實現單投,管網配套工程正在抓緊實施。石武客專主體工程全面完工,焦桐高速泌陽段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19公里。藍天集團西氣東輸二線南陽至駐馬店支線主體管網竣工。薄山水庫移民搬遷任務圓滿完成。
三、工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上,全市按照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把促發展與調結構緊密結合起來,較好地實現了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一是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實施轉型升級“三百工程”,全年開工建設轉型升級工業項目110個,其中當年建成投產44個,形成了一批新的工業增長點,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穩步發展。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79.84億元,增長21.5%。主營業務收入1020.5億元,增長21.2%。實現利潤81.46億元,增長44.1%。二是大力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通過政策引導、考核推動、針對幫扶、督導推動,強化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產業集聚區建設全面提速,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作用不斷增強。12個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全部通過省級評審,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建成投產,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三是大力推動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高技術產業發展。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培育工程,為高技術產業發展集聚后勁,圍繞微生物制造、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生物醫藥、信息安全、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企業自主創新等專項,組織申報實施國家、省高技術產業化項目16個,總投資19.3億元,獲國家、省財政扶持資金2293萬元。加快研發機構建設,至2010年底全市擁有各級各類研發中心74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級各類研發中心29家,市級各類研發機構42家。四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嚴格落實各項節能減排措施,加快節能工程建設,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全年建成投產重大節能項目9個,新增節能能力15.1萬噸標準煤。全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72%,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大幅削減,全面完成省定年度目標任務及“十一五”時期總體目標任務。
四、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全市狠抓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投入,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獲得全面發展。糧食生產再創新高。全年糧食產量133.4億斤,比上年增長0.8%,連續7年獲得豐收。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市完成造林面積23.46萬畝,義務植樹1615萬株,圓滿完成造林任務。全市新建較大規模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區356個,總數達到2200個。肉、蛋、奶總產量分別增長5%、8%和10%。水產品產量10.92萬噸,增長10.1%。農業產業化邁上新臺階。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7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588家。支農惠農工作力度加大。全市認真落實了小麥、棉花等農產品收儲政策,共落實各類惠農補貼17億元。完成農民工技能培訓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80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積極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全年爭取上級水利投資12.51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水利項目4個,千萬元以上項目9個,完成改造中低產田13.6萬畝,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積37萬畝、除澇面積11.72萬畝。爭取上級扶持產業化經營項目7個,建成后可年新增產值5.85億元,直接受益農戶92870戶。
五、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規劃編制工作取得新進展!叭齾^兩縣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獲市人大審議通過并付諸實施,起草了《駐馬店市城市新區建設總體方案》,加大了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力度,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已達到76%以上,鄉鎮總體規劃編制145個,完成率88.1%。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6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52萬人;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2%,比上年提高 2.5個百分點。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市全年城市基礎設施投資63億元,增長22.1%,其中中心城區完成投資21億元,是上年的3.7倍。市中心城區圍繞“一環、二場、三河、十五條路”等重點市政項目建設,實施重點工程項目32項,汝河大道、洪河大道、銅山大道、中原大道、練江河截污等涉及環城景觀路、河道治理、市政道路建設項目按計劃完工。全市新鋪設排水管網550多公里,新鋪設天然氣管道800多公里,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180萬平方米。9縣污水處理廠和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環保在線檢測達標排放,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29.5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80%。褚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工程全面完工,新蔡、汝南、泌陽3縣生活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升級改造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全市9個生活垃圾處理場日處理能力達到186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年續建廉租住房項目10個,竣工面積19.52萬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3904套;新開工建設廉租住房項目13個,總建筑面積37.2萬平方米。開工經濟適用住房9.8萬平方米,竣工6.8萬平方米、771套,開、竣工面積分別占目標任務的123%和136%。
六、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文化事業單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警務體制改革進展順利。財政體制改革繼續深化,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強金融服務和投融資平臺建設,金融對發展的服務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市銀行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70.37億元,較年初增長22.15%;貸款余額499.4億元,較年初增長19.11%;利用資本市場融資29.33億元。土地保障機制不斷創新,土地綜合整治和節約集約用地得到加強,有效保障了全市重點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資活動,成功承辦了 2010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8家,共引進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9個,合同利用外資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6億美元,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增長50%。新落地市外內資項目560個,合同投資總額651億元,增長25.1%;實際到位市外資金132.75億元,增長27%,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1.8%。
七、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笆竺裆こ獭表樌麑嵤。落實各類農村(含縣城)義務教育經費等資金7.55億元;職業教育攻堅計劃順利實施,駐馬店農業學校等17所學校分別被認定為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職業學校。穩步推進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中心城區和縣城就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7.61萬人,下崗人員實現再就業3.25萬人,其中“4050”人員1.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新農保試點順利開展,新農合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7萬和650萬。全年共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27項,完成研發項目110項,開發新產品76個、新技術新工藝95項。市中心醫院病房大樓、精神病院綜合樓等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改造了一批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建成了一批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網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管理,有效控制了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人口自然增長率5.29‰,穩定了低生育水平。
201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發展速度慢、經濟總量小、人均指標和產業結構層次低的問題仍然突出,經過“十一五”時期的較快發展,全市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的基本市情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二是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仍然較多,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仍然不足,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結構調整任務繁重,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縮小與全省差距的任務十分艱巨。三是城鎮化水平低,社會事業欠賬較多,公共服務水平不高,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大,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陳萬洲 扶廷繼)
【工業經濟運行】 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70戶,完成增加值 279.8 億元,增長21.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20.5億元,同比增長21.2%;實現稅金40.7億元,同比增長25.2%;實現利潤81.5億元,同比增長44.1%。全市虧損企業23個,較上年減少1個,全年虧損企業虧損額4.2億元,下降13.8%。
工業生產呈現高開低走又緩慢回升的態勢。年初,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6%,一季度回落到25.8%,二季度回落到22.1%,三季度回落到20.2%,10月份以后運行速度較三季度緩慢上升。出現這樣的運行態勢,一是受2009年統計基數的影響;二是在二、三季度受煤化工和鋼鐵行業停產、限產的影響:三是四季度節能降耗的壓力較大,加之電力供應趨緊,水泥、煤化工等行業產能發揮受到抑制,影響了增速進一步沖高。(劉 正)
【爭取專項資金】 2010年,全市共爭取國家和省各類資金共計5202萬元,其中主要包括3大類:一是重點產業振興專項資金。大程糧油集團食品安全平臺建設項目,爭取190萬元;泌陽上佳食品有限公司臺烤及速凍調理食品安全檢測項目170萬元,以上2個項目累計爭取資金360萬元。二是先進產業集聚區獎勵資金4200萬元。其中:駐馬店市、遂平縣、平輿縣、西平縣產業集聚區各獎勵600萬元;駐馬店裝備、汝南縣產業集聚區各獎勵300萬元;其余6個產業集聚區各獎勵200萬元。三是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上蔡華寶紡織年產3000噸生態紡織品技改項目,爭取118萬元;平輿縣鑫材金屬制品公司年產2000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負極極板生產線技改項目,爭取131萬元;中塑實業年產4000噸納米醫藥食品復合包裝材料技改項目,爭取126萬元;平輿康博匯鑫年產3萬噸芝麻香油(芝麻調和油)技改項目,爭取134萬元;西平凱威鋼構電力鐵塔、鋼管塔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爭取133萬元,以上5個項目累計爭取資金642萬元。(崔武申 于 瑋)
【產業集聚區建設】 2010年,全市12個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已全部上報省發改委并通過專家評審,進入審批程序;7個產業集聚區完成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2個通過專家技術評審;12個產業集聚區全部完成規劃環評和評審;A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全年12個產業集聚區累計完成投資30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76億元,標準化廠房投資15億元,工業項目投資209億元,入駐企業1105個,從業人員15.8萬人,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3億元,稅收14.6億元。建設標準化廠房135.5萬平方米,修建道路291.7公里,鋪設管網529.2公里,建設電網211.8公里,在建設污水處理廠4座,垃圾處理廠7座,各集聚區供水、供電、通訊、排污、綠化亮化等設施基本齊全,集聚區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全年產業集聚區累計引進項目358個,資金167億元,新開工項目261個,投產項目198個。其中順達化工投資6.3億元的年產36萬噸醋酸二期擴建項目、白云紙業年產20.4萬噸高檔文化用紙、華順陽光年產1000萬支真空管50萬臺熱水器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崔武申 于 瑋)
【“十二五”工業項目申報】 “十二五”期間,駐馬店市列入省規劃范圍的工業項目182個,涉及包括裝備制造業、汽車及零部件、化工、有色、食品、紡織、鋼鐵、建材、輕工等行業,“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619.5億元。(崔武申 于 瑋)
【重大轉型升級工業項目投資】 2010年,全市有70個項目列入省重大轉型升級工業建設項目,實際完成投資72.5億元,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的115.9,圓滿完成了投資目標。同時根據省要求,全市共篩選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年度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省2011年重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39個,總投資12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3.4億元。 (崔武申 于 瑋)
【農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 2010年,農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主要有:
一、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及農技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1686號文下達了駐馬店市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及農技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項目總投資為13839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1090萬元,省配套1511.25萬元,市配套550.5萬元,縣配套687.2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高產穩產田24萬畝,主要建設內容為新打機井2398眼、維修機井186眼,開挖、疏浚溝渠815千米,砌襯渠道74.4千米,建橋、涵、閘3396座,新建、維修塘壩29座,改造機耕生產路297千米,植樹26.5萬株等,建設2個縣農技服務站、3個縣農機技術服務站、3個縣農機安全監理站、1個縣水利技術服務站、1個縣耕地質量站,實施范圍涉及全市九縣一區17個鄉鎮72個村委。
二、汝河治理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1918號文下達汝河治理(駐馬店新蔡段)工程總投資425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400萬元,市縣投資850萬元。
三、滯洪區安全建設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1165號文達駐市楊莊滯洪區年度投資676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830萬元,省投資579萬元,市縣投資1351萬元。下達蛟停湖滯洪區總投資536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750萬元,省投資483萬元,市縣投資1127萬元。
四、農村飲水安全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694號下達駐市農村飲水安全第一批總投資1185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970萬元,省投資1544萬元,計劃解決23.7萬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又以豫發改投資[2010]850號下達第二批總投資1272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9572萬元,省投資1706萬元,計劃解決23.4萬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及3.4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問題。
五、農村沼氣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726號下達駐市農村沼氣第一批總投資1728.9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53萬元,省投資99.8萬元,計劃發展農村戶用沼氣900戶及3個大中型沼氣工程。以豫發改投資[2010]1310號下達第二批總投資4729.9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383.5萬元,省投資146.74萬元,計劃發展農村沼氣9580戶。以豫發改投資[2010]1730號下達第三批總投資82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95萬元,省投資59萬元,計劃發展2個農村大中型沼氣工程。
六、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及續建配套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873號文下達宿鴨湖、薄山、板橋灌區節水改造及續建配套項目年度總投資310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354萬元,省投資450萬元,市投資300萬元。
七、宿鴨湖水庫除險加固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538號下達宿鴨湖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總投資2963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2800萬元,省投資5123萬元,市投資1707萬元。
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638號下達汝南、西平二縣農產品質檢站項目年度總投資5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33萬元,省投資83.5萬元。
九、生豬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2010年,省發改委以豫發改投資[2010]766和881號文下達駐市2010年底生豬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生豬項目總投資495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300萬元;奶牛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00萬元。 (王金鋒)
【固定資產投資】 2010年,駐馬店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8.38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其中城鎮投資496.74億元,增長21.5%,增速比上年下降10.7個百分點。在城鎮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93.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民間投資401.29億元,增長23.2%;住宅投資122.51億元,增長27.9%。第一產業投資13.31億元,增長20.0%;第二產業投資206.90億元,增長20.7%。其中,工業投資206.83億元,增長21.2%;第三產業投資276.53億元,增長22.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07.05億元,比上年增長39.3%。
新增主要生產能力有: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806人,在校生30348萬人,畢業生8237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4.75萬人,在校生10.81萬人,畢業生3.68萬人。普通高中招生5.39萬人,在校生16.09萬人,畢業生5.28萬人。衛生機構病床床位3.03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2.18萬張。全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19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325公里、通村公路179公里。全市新鋪設排水管網550多公里,新鋪設天然氣管道800多公里。中心城區新增綠化面積180萬平方米,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34.09%、39.6%和9.05平方米。 (胡艷紅 代愛華)
【重點項目建設】 2010年,全市112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70851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13.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從建設階段看:50個計劃竣工項目完成投資528742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13.2%,其中39個重點項目按計劃實現竣工目標;28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705349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20.7%;2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中,18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3626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87.3%。從項目歸屬地看:市直50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957755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11.4%;縣(區)屬62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13096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19%,各縣區年度投資任務均已圓滿完成。
一、工業項目。73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655153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29.2%。昊華駿化三聚氰胺尾氣綜合治理(聯產30萬噸純堿、30萬噸氯化銨)、豫龍同力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天方藥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生產、遂平縣徐福記食品加工、上蔡縣雙峰實業一期、泌陽縣懿豐油脂花生油生產等30個重點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國電駐馬店熱電2×33萬千瓦擴建項目1號機組已具備整啟條件。白云紙業年產20.4萬噸文化用紙、順達化工年產36萬噸醋酸技改、開發區嗅鋰真空超導(太陽能)冷暖建筑保溫材料、驛城區天一紡織5萬錠高檔精梳無結紗、泌陽縣金橋化工有限公司甲醇生產線等一批續建和新開工項目快速推進,順利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二、交通項目。6個交通項目完成投資46390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07.9%。焦桐高速公路泌陽段建成通車,石武客專駐馬店段、化莊至新蔡高速公路工程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京港澳高速漯駐段、駐信段建設工程,因項目申請報告尚待國家核準,年前尚未實質性開工建設。
三、農林水項目。9個農林水項目完成投資21548萬元,占年度計劃的72.8%。薄山水庫、宋家場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竣工,宿鴨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17900萬元,占年度計劃的85.2%。因上級投資計劃下達較晚,板橋、薄山、宿鴨湖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進展較為緩慢,計劃新開工的蛟停湖滯洪區安全建設項目、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正在進行招標工作,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四、城市基礎設施項目。9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95219萬元,占年度計劃的80.9%。藍天集團西氣東輸二線南陽-駐馬店支線,全長135公里主體管網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分段試壓;中華路西段、汝河大道東段等城區主干道路和練江河污水截流工程已竣工;市再生水廠、市第二污水廠正式開工建設。
五、科教文衛項目。7個科教文衛項目完成投資 26041萬元,占年度計劃的59.1%。市博物館、群藝館主體和外部裝飾工程基本結束;市中心人民醫院病房樓地下室施工完成,部分一層底板已澆筑完畢,準備開始地面工程建設。計劃新開工的市體育中心、高級技工學校遷建項目正在進行工程招標,2011年正式動工建設。
六、商貿流通項目。6個商貿流通項目完成投資65500萬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14.3%。開發區建材綜合批發市場、西平縣國際商貿城、遂平縣眾品生鮮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等一批總投資上億元的重點項目,年度投資目標均已圓滿完成。
七、旅游項目。2個旅游項目完成投資43490萬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02.4%。遂平縣嵖岈山綜合開發項目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結束,農業科技博覽園觀光區已投入使用。 (薛 寒 趙衛東)
【國家、省各類政策性建設資金】 2010年,全市共爭取國家、省各類政策性建設資金20.71億元,增長17.73%,其中:農業項目9.67億元,社會事業項目2.74億元,城建項目2.67億元,能源電力項目2.11億元,交通項目1.59億元,政法基礎設施項目1.15億元,工業及產業集聚區項目0.52億元,其它項目0.26億元。 (胡艷紅 代愛華)
【“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2010年3月,市政府召開“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動員會議,編制工作正式啟動!笆濉币巹濐I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各縣區、相關部門先后組織、參加了培訓學習,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完成了24個前期重大課題和22個專項規劃的起草工作,確立了思路框架和目標體系,在此基礎上,起草了《駐馬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提交省發改委并與各省轄市和縣區進行了交流。 (陳萬洲 扶廷繼)
【以工代賑】 2009年度省安排駐馬店市以工代賑總投資4154萬元,其中國家以工代賑投資3261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488萬元,市縣配套405萬元。由于計劃下達較晚,絕大部分工程接轉至2010年實施,至12底,實際完成投資3873萬元,其中國家以工代賑資金 3239 萬元,省配套資金460 萬元,市配套資金174萬元,工程形象進度98.57%。2010年省共下達駐馬店市以工代賑資金4735萬元,其中:以工代賑資金3882萬元,省財政、交通配套資金460萬元,市、縣自籌資金393萬元。分行業投資具體情況:農田水利項目總投資413萬元,其中:以工代賑373資金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7萬元,自籌資金33萬元。交通項目總投資4289萬元,其中:以工代賑資3482金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310萬元,省交通配套資金140萬元,自籌資金357萬元。人畜飲水項目總投資33萬元,其中:以工代賑資金27萬元,省財政配套資金3萬元,自籌資金3萬元。 (周雨華 朱春曉)
【服務業引導資金】 2010年,市發改委經過反復匯報、努力爭取,幫助天元芝麻批發市場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平臺擴建項目爭取350萬元國家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了現代服務業即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王永安 馮 冰)
【換發行政執法證】 自2010年10月起,按照省發改委和市法制辦統一部署,發改委組織相關行政執法人員參加了省發改委組織的專業法律培訓和市法制辦組織的綜合法律知識培訓。經考試,全部人員考試成績合格,確保了行政執法證件換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王永安 馮 冰)
【城鎮化建設】 全市城鎮體系構成主要包括1個中心市(駐馬店市),9個縣城和190個鄉鎮(辦事處),其中:68個建制鎮,96個鄉、26個辦事處。在縣城以下建制鎮中,有8個國家級重點鎮,6個省級重點鎮,29個市級重點鎮。2010年底,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接近60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52萬人;城鎮人口達到275.2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32%,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城鎮人口12.2萬人。全年全市城鎮基礎設施完成投資63億元,較上年增長22.1%。其中,中心市區完成市政建設投資21億元,是上年的3.7倍;實現建筑業產值達到106億元,較上年增長32.5%。城市建成區道路鋪設面積達到3500萬平方米,比上年新增700萬平方米;新增城市排水管網550公里,新增供水管網150公里,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56萬噸/日,天然氣年供應總量830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75%,供熱能力達到385噸/小時,供熱面積130萬平方米。全市城市污水處理能力29.5萬噸/日,9個縣級污水處理廠全部達標運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3個城市垃圾處理場升級改造工程進展順利,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全市新建各類公園、游園110座。中心區建成區綠地面積1974公頃,比上年增加了179公頃,公園綠地面積399公頃,比上年增加了153公頃,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三綠”指標分別達到34.09%、39.6%和9.05平方米,部分指標已達到或接近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全市擁有市縣鄉客運站212個,其中市級站3個,縣級站17個,鄉級站192個,擁有長途客運汽車3390 臺。中心市區擁有公交車輛660臺,出租車2058輛,公交線路總長273公里。 (馮憲領 吳瑞華)
【社會事業項目申報】 2010年,市發改委上報了《十二五項目建設儲備》、《駐馬店市特殊教育改擴建項目》、《編報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項目計劃》、《編報文化投資計劃》、《旅游基礎設施儲備規劃》、《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規劃(二期)》、《編報2011年人口發展領域投資計劃》及名城申報、博物館建設項目申報等規劃項目方案。至年底爭取各類項目572個,總投資39182萬元。其中共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2184萬元,省投資4265.5萬元。其中:中西部農村初中改造項目7個,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323萬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166個,總投資28663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5620萬元,省投資2694萬元;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項目309個,總投資309萬元,其中省投資154.5萬元;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80個,總投資2015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312萬元,省投資608萬元;基層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項目1個,總投資34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20萬元,省投資4萬元;精神衛生防治機構建設項目1個,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900萬元,省投資630萬元;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項目2個,總投資678萬元,其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560萬元,省投資35萬元;社區服務設施建設項目5個,總投資36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90萬元;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項目1個,總投資799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259萬元,省投資140萬元。(邵進軍 天中華)
【銀企合作】 為進一步發揮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保障支撐作用,成功舉辦了2010年駐馬店銀企項目洽談會,按照“擇優篩選、積極支持”的原則,共篩選支持企業327家、項目332個,簽訂貸款金額261.2億元,其中,合同類貸款項目248個,金額135.5億元,意向類貸款項目84個,金額125.7億元。2010年銀企洽談會,省市金融機構與駐市企業達成的貸款合同金額為歷年來新高,為企業生產經營、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劉 正)
【春運工作】 2010年春運期間,全市共發送旅客1520.9萬人次。其中:鐵路發送旅客42.8萬人次,公路發送旅客1478.1萬人次,全市公路運輸投入客車3880輛,日均投放運力3820輛,共組織包車、加班車38輛次。 (劉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