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僑
駐馬店市定居海外的移民始于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主要是由于國內戰亂而羈留海外的使節。到了近代,部分知識分子、商人、難民,先后移居海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通過血親移民、與外籍人員通婚和到國外留學等途徑,又有一定數量的人員定居國外。在駐馬店市的華僑中,隨國民黨軍隊去臺灣人員及其子女移居國外的,亦占有相當的比重。
2010年,原籍駐馬店市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同胞、新移民共計3950人,分布于世界上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香港等地。他們中高級知識分子和經商人員較多,與臺灣各界有密切聯系,并在居住地積極參加和組織各種形式的“宗親會”、“同鄉會”等民間社團組織。市內華僑回鄉尋根謁祖、探親、旅游、洽談貿易和開展經濟、文化交流的逐年增多,有的還為發展家鄉教育、公益事業無償捐贈錢物,為全市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駐馬店市歸僑、僑眷、港澳同胞眷屬、外籍華人眷屬及其子女3190人,其中歸國華僑15人,除個別為建國前和80年代后回國定居的外,其他大部分是50年代歸國的。全市歸僑、僑眷、港澳同胞眷屬(外籍華人眷屬)除了在政治上受到信任,工作中得到重用外,根據黨的僑務政策,還在某些方面得到了適當照顧。同時廣大歸僑、僑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與海外有廣泛聯系的優勢,為振興駐馬店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