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駐馬店市土地面積1508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10347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8.6%;崗地面積1144平方公里,占7.6%;山地面積1950平方公里,占13%;丘陵面積1642平方公里,占10.8%。
土地利用現狀是: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51%,其他各類土地49%。
土壤共有黃棕壤、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粗骨土、石質土六個大類,以黃棕壤、砂姜黑土面積最大,分別占土壤面積的42%、33%,為市內主要土壤類型。耕地土壤養分狀況是:有機質含量偏低,缺磷少氮,一部分土壤缺鉀。 (張海臣)
【礦產資源】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資源50多種,主要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占礦產總數的80%,此外還有部分金、鐵、銅、鋁、鋅等礦種。駐馬店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20多種,其中有經濟發展價值的礦種包括:石油探明儲量2146萬噸,居全省第三位;化工灰巖1.75億噸,占全省儲量的79%;溶劑灰巖1.85億噸,占全省儲量的36%;水泥灰巖1.2億噸,含鉀巖石1819萬噸,遠景儲備量16.87億噸;煤炭儲量10.5億噸,其中1000米以淺的有吳桂橋煤礦1.1億噸,王樓煤礦2.8億噸,王崗煤礦6086萬噸,安里煤礦1252萬噸,共計4.6億噸;金紅石礦普查探明氧化鈦資源量333+3341級73.82萬噸,礦帶遠景3341級401.04萬噸,為大型金紅石礦床;白云巖礦地質資源量2億噸,還有部分玄武巖、小型鐵礦等,潛在經濟價值約在2000億元以上,F已開發利用的礦產有30余種,礦業開發已經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李文友)
【動植物資源】 駐馬店屬于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西部山區植物資源豐富,尚有較大面積的天然次生林。動物以華北區系的種類較多。西部山區分布著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闊葉、針葉混交林,天然植被覆蓋率為70%。東部平原區大部分天然植被已被栽培植物所代替。據調查,全市栽培植物有1000多個品種,野生植物有108科469種。其中農作物類以小麥、玉米、花生、豆類、油菜、芝麻面積較大,其他還有水稻、紅薯、高粱、谷子、煙葉等。藥用植物共有700多種,如丹參、桔梗、柴胡、枸杞子、菊花、杜仲等。林果類共有400多種,如麻櫟、馬尾松、楊、柳、榆、桐、椿、梨、蘋果、桃、杏、板栗等。野生果類有山葡萄、獼猴桃、野山楂、山杏、山李等。確山板栗、泌陽瓢梨、野山楂、獼猴桃等林果品種,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一定的發展潛力。水生類植物主要有蘆葦、蒲草、荻、蓮、菱以及多種水草。動物主要有鳥類、兩棲類和爬行類,獸類較少。家畜、家禽類有牛、驢、馬、騾、豬、羊、鴨、鵝、兔等,其中,確山黑豬、泌陽驢、正陽三黃雞等優良品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野生哺乳類動物有野豬、野兔、狐貍、狼、豹、野貓、松鼠、刺猬、黃羊等。野生飛禽類有野雞、野鴨、斑鳩、麻雀、喜鵲、布谷鳥、黃鸝等。魚類有鰱、鳙、草、鯉、鯽、鳊、青以及黑魚、季花、鲇魚等。其它水生動物有蚌、蝦、蟹、龜、貝、蜆、田螺等。在宿鴨湖水庫中的褶紋冠蚌,約有2000萬公斤,是人工培養珍珠的優良品種,遠銷南方各省。全市害蟲天敵有5綱14目286種,其中寄生性天敵20余種,捕食性天敵50余種。 (趙榮霞)
【旅游資源】 駐馬店市地處淮河流域,古為交通要沖,因歷史上在這里設驛站而得名,素有“豫州腹地,天下最中”之稱。
駐馬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西漢置汝南郡,唐朝為蔡州,清代設汝寧府,是秦丞相李斯,中國志怪小說創始人干寶,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等歷史名人的故鄉,蔡氏、金氏、沈氏、江氏等八大姓氏的發祥地,是重陽節和梁祝愛情故事的發源地,是中國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車輿文化之鄉和盤古圣地。駐馬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燦爛的歷史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類型多、密度大、分布廣、品位高是駐馬店市旅游資源的基本特點。
全市現有A級景區7處,其中國家4A級旅游區3處(嵖岈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南海禪寺),3A級旅游區2處(銅山、金頂山),2A級旅游區2處(蔡明園公園、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園);工業旅游示范點1處(西平棠溪寶劍廠);國家地質公園1處(嵖岈山);國家森林公園5處(嵖岈山、薄山、樂山、銅山、棠溪源);國家水利旅游區3處(薄山湖、銅山湖、宿鴨湖);省級風景名勝區3處(嵖岈山、薄山湖、銅山);省級森林公園2處(金頂山、白云山);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1處(宿鴨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蔡國故城等),省、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余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座。其中,確山竹溝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及紀念館、烈士陵園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故居及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遂平縣嵖岈山風景區嵖岈山村、確山縣竹溝鎮竹溝村、泌陽縣銅山鄉白云新村、驛城區胡廟鄉韋崗村、遂平縣嵖岈山鎮海眼村等5個村莊入選全省首批特色旅游村。
駐馬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紅色旅游資源也頗為豐富。主要有: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故居及紀念館,竹溝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及紀念館、烈士陵園,焦竹園鄂豫邊區省委舊址,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舊址,劉店秋收起義指揮部舊址,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雷崗戰役激戰地,豫中抗日根據地嵖岈山等,其中確山竹溝被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另外,西平蜘蛛山摩崖石題和柏皇寺臥像;新蔡第四紀古生物化石;薄山湖白堊紀火山遺址;薄山湖楚長城遺址;薄山湖特有珍稀物種;薄山湖南北地質分界標志地;遂平鳳鳴谷高山濕地等一大批特色旅游資源均為全國罕見或少有。
駐馬店市正在積極打造以國家4A級旅游區——“中原盆景”嵖岈山,國家水利旅游區——“中原漓江”薄山湖,亞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南海禪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小延安”竹溝革命紀念地,為代表的“奇山、秀水、名寺、圣地”知名旅游品牌。
全市現有旅行社26家,星級飯店25家,省際旅游汽車公司1家,全市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2萬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為主體,其他關聯產業為支撐,協調配套的旅游產業體系。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丁文輝)
【農業氣候資源】 駐馬店氣候資源優越,適生生物廣,有利于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全市年均日照時數2000~2200小時,太陽輻射112~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光合有效輻射55.3~58.6千卡/平方厘米·年,光能以夏季最豐,光能利用率一般在2%以下,光溫生產潛力很大。
日平均氣溫≥0℃的作物生長期間的天數318~327天,積溫5300~5500℃,≥10℃期間的天數220~226天,積溫4700~4800℃,能滿足喜涼和喜溫作物相搭配的一年二熟制種植對熱量的需求,對一年一季喜溫作物種植則綽綽有余。市內年均降水量860~980毫米,分布南多于北,西多于東。一年內,6~9月降水量集中,占全年降水總量的54~63%。80%保證率降水量600毫米。降水總量能滿足作物需求,但由于降水量的季節、地區分配不均勻,常導致旱、澇災害。
【水資源】 全市水資源主要受降水控制,年均總量約為63.6億立方米,水資源的利用水平較低,農業灌溉用水、工業用水、城鄉人民生活用水、發電、養魚用水等總量年均為9億立方米,只占全市水資源總量的15%。
地表水資源量年均約為39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在年際之間和年內變化都比較大,利用率較低。建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對大、中、小型河道進行分期治理,先后建成了宿鴨湖、薄山、板橋、宋家場4座大型水庫,華山、石門、三山、霍莊、火石山、老河、下宋、潭山等8座中型水庫,156座小型水庫,1萬多座塘、堰、壩,總蓄水庫容近30億立方米。利用水庫發展自流灌溉133處,設計灌溉面積180萬畝,F已配套完好的機電井2萬多眼,有效灌溉面積100萬畝。
地下水資源量年均約為24.6億立方米,平均為16.32萬立方米/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單位地下水量8.02萬立方米/平方公里的2倍,可開采量為16.5億立方米,且水質較好,埋藏條件較淺,易于開發利用。其中,最多的洪汝河平原區為11.8億立方米,占可開采資源總量的71%,最小的洪汝河山丘區為0.64億立方米,占可開采總資源量的3.9%。
地下水分布趨勢是東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近幾年來,淺層地下水位呈下降趨勢。西平、遂平、上蔡及駐馬店市郊地下水位大都在4~6米,泌陽西部丘陵區一般地下水位在2~6米。沿泌陽河地帶地下水位大都在2~4米。京廣鐵路以東,駐汝公路以南地下水位大都在2~4米。正陽、新蔡、平輿縣境內低洼地帶的原1~2米的地下水位降為2~4米。
深層地下水貯存于50~120米的第一個隔水層下、300米深度以內的承壓含水層之中。洪汝河流域,從上蔡蘆崗到平輿縣萬金店鄉一帶,砂層頂板60~110米,砂層厚度10~30米,單位出水量1~7噸/小時·米。汝南金鋪鄉至正陽汝南埠鄉一帶為深層水的自流分布區。
【漁業資源】 境內共有魚類79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20余種,主要養殖魚類有鰱、鳙、草、青、鯉、鳊等,還有一定的甲魚、黃鱔、淡水白鯧、銀魚等特種水產品。
全市共有養殖總水面52萬畝,占全省總水面的7.4%,居全省第3位?绅B殖面積42.8萬畝,其中水庫171座,21萬畝,池塘36000個,19.3萬畝,河道36段,2.5萬畝。已利用養殖面積39萬畝,另外還有上百萬畝的低洼易澇地和一定的稻田、廢舊窯坑等宜漁資源可供開發利用。